5月17日下午,毕业于我校,现供职于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咨询台港闻组的金小菲,为15级新闻系的同学开展了一场讲座:分享从业经验,传授新闻知识。

电视记者日常:大事发生时,我要在现场
讲座一开始,金小菲先对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大家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学习新闻?同学们认为记者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应该怎么去做?
同学们以自己的理解回答了学姐的问题,金小菲也从自身的经历,跟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为这个社会出一点力,为没有办法申诉的人提供解决的渠道。”这是她选择进入新闻行业的初衷。
“新闻记者通常要工作较长的时间,很多突发新闻发生的时候,也许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已经在路上了。但就像凤凰卫视的宗旨说的那样:大事发生的时候,我要在现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锻炼了金小菲的采访能力,她说:“突发新闻考验的是记者的应变能力,像是把元素串在一起做成稿子,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家靠同事,出门靠行家。面对突发新闻,记者朋友之间要学会信息共享,灵活变通,人脉能够为你提供很多的帮助。”
当谈到国际新闻时,她说,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国际新闻都是“高大上”的。但那样的新闻是空的、虚的。很多大新闻是不被观众理解的,反而是一些小的事例,更能给观众们好的体验。”

“非专业出身”的记者养成记
一年前,辞职在家找工作的金小菲在网上看到凤凰卫视香港总部资讯台港闻组的招聘信息——招聘一名编译,本科读英语的她对这份工作很有信心,便前去应聘。没想到负责人看过她在新华社的工作经验之后提议她来做电视记者。
六年前,金小菲曾是新华社亚太总分社香港分社的一名电视记者,在大学辅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她负责财经新闻的撰写,“有经济学的背景,又在新华社写了那么久的稿子,不夸张的说我写的稿子是又快又好。可是我不想在一直在这里当一个写稿子的机器,30岁之前我想干点别的事情。”把自己在新华社的后续工作交代下去后,她选择了辞职。直到一年前进入凤凰卫视香港总部资讯台港闻组。
本科学习英语教育的金小菲在青大学习的时候就加入了青岛大学校报记者团,并且一呆就是四年。“几乎是长在校报的。”她说,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才有了当时的很多次校园采访机会,在校报的采访过程中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而每一次采访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2008年做奥运会志愿者的时候有机会认识了一些新闻业内人士,这使金小菲有了去新华社山东分社实习的想法,并最终如愿。2009年,凭着一股不怕输的劲,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她给香港浸会大学一位老师写了很多封自荐信推荐自己:也许我不是你们最想要的人才,不是新闻专业学生,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学教育。但是我有实践经历,也一定会当一个好记者的。几经周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顺利地拿到了浸会大学传媒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大家问她不怕会失败吗?她说,没什么好怕的,录取就去上,不行就算了,总得去试一试的。
在浸会大学的学习,也改变了她的命运:小组分工完成每一次作业、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并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她的爱人。
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后,金小菲来到了新华社亚太分社总分社香港分社,恰逢分社电视部建立之初,加入的金小菲也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电视技能的提升:参加APEC会议、东盟、南海仲裁案、新加坡论坛……多次参加国家领导人高访,这些充满困难但是又意义重大的新闻事件,让她在其中不断成长。“有时候会在电视直播中说错话,想想有那么多观众在看着,就会很焦虑。新华社面向媒体,凤凰卫视面向观众,不同的工作单位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时刻对新闻有紧密的把握。”金小菲打趣道:在港闻组做记者,就是要“跑得快”、“会举麦”、“学会等”。

保持新鲜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金小菲还对新闻系学生的成长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锻炼身体。在这样一个高压行业下,要学会经营自己的身体。
找到自己的弱点。外形、性格……知道自己的弱点,才能去修正它。
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要看得长远。很多时候从业未必能马上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要相信,看似无聊的工作都是有其魅力之处的。
永远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实力。永远要有危机意识,不停地去努力。
“要充分利用起平日琐碎的时间。新闻行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光鲜,靠脸、靠笔的机会都不会超过10%,要永远保持新鲜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学会多种经营。”金小菲对学弟学妹们说。

在最后的问答过程中,王琪同学问,新华社和凤凰卫视哪个更自由?金小菲说:“这两个地方都让我体会到了自由,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新华社更像是一个事业单位,而凤凰卫视像是一家企业。”
讲座结束,又有同学上前向学姐请教,杨欢欢同学问,在做记者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事情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会有一些失望,这时候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金小菲回答说,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改变这个世界。能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
金学姐两个小时的讲座,给来听讲的新闻系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和收获,赵梦鑫同学说:“听学姐的经历,知道了做一个新闻记者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也明白了,只要心中怀着对新闻的热忱,不断去努力,那些我们以为很困难的事情,都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