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
(草案)
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人才,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努力破除制约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分制为切入点,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改革目标。到2020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才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打造一支能够担当起青大使命的“四有”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大幅改善教学资源条件,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成中国地方高校中具有示范性的一流本科。
(三)基本原则。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借鉴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构建多样化成才的教育体系;立足服务、引领区域发展需求和校情,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尊重师生办学主体地位,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二、确立“四维”育人标准,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学生“成人”和“成才”两大基本任务,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通,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四维”一体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视野开阔、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的创新人才。
三、建立“三全”育人机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生涯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行为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培养环节紧密结合。教学系统和学工系统有机融合、形成合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联动,将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完善岗位聘任制,坚持全员育人,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强调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落实《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保证校领导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每个学院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校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绩纳入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四、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
(一)融合通识与专业教育,重构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多样化成才空间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阶段坚持文理渗透,围绕宽广视野、创新思维、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为导向的培养,强化通识教育顶层设计。专业教育阶段注重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体现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特色和水平。“多元”模块的设置,以整合优质资源,拓展学生视野为目的,满足学生对所关注的专业领域的深度知识学习的需要,以及多样化成才需求。“实践”模块的设置,以增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的,满足学生创新创造、创业就业发展需求。
本科教育逐步实施分段式培养。一、二学年,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习,同时修读一定的专业课,为后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学生根据自己发展需要,在修满相关专业一定比例的专业必修课学分后,可在二年级或三年级进入该专业学习。
2.重构课程体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强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立足区域文化基础和学校综合优势,构建具有青岛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凝练专业核心课程,重在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增加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数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充足空间。
各学院(教学部)、各专业要合理设置课程学分、毕业学分和辅修第二专业学分。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争取高于50%,减少专业必修学分要求,专业课占总学分1/3左右。增大实践学分比例,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对标更高水平,突破经验、惯性的束缚,综合比较国内外10所左右知名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吸收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做法,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分类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进学科交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
4.加强课程建设。加强系列核心课程建设,打造高水平课程资源库。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总规模保持在3500门以上,重点建设10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精炼专业核心课程,每个专业保持在7门左右。教授、副教授要开设1门专业核心课或学科前沿课,鼓励开设2门以上选修课和更多的高水平课程。到2020年,学校开设的课程总数达到在校本科生数的15%左右。
利用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等平台,依托在线课程,推动MOOC、混合式课程建设,力争建成3-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左右MOOC课程,制作400门网络课程,推动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5.扩大学生自主学习选择空间。推进学生管理模式、后勤服务支撑体系等相关方面改革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进程等的需要。在学业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增加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完善学业导师制度,帮助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成长方式。逐步放大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的空间。发挥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需要辅修第二专业、双学位,推进复合人才培养。
(二)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有利于工作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条件保障体系。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将教师课堂讲授的单一形式转化为课堂教学与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互补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规模,探索实施“大班授课、小班讨论”。通过建立教师工作室、网络虚拟社区、教师进学生社团等形式,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割裂的问题。
2.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探索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探索授课方式改革,突破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导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尝试在高年级课堂导入以学生为主的轮讲方式。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开设为期一周或两周的短期研讨班和综合研讨班课程,使学生结合专业兴趣更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知识。
3.建立学生读书制度。实施精品文献研读制度,建立各专业必读学术文献目录;通过读书讨论,使文献研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建立人文社科必读理工类书目、理工学科必读文科类书目,制定合理的阅读和研习计划,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开设经典阅读课程,举办读书会和读书节等读书活动,提高人文素养,营造书香校园。
(三)融合四类课堂,确立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构建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1.构建“四类课堂”协同培养机制。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四类课堂”协同培养机制。搭建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第二课堂,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外创新创业和文化科技活动,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支撑体系和机制。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第三课堂,整体规划建设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实习基地,增设30-50个校外实践基地,支持学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创建国内和国外相结合的第四课堂,大力推进海外学习计划,加强学生国外高校校际交换、交流项目建设,完善学分互认机制,争取使更多学生有海外学习、实习经历,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程度。
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建立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支持高水平教授结合科学研究,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加大科研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活动,争取全校所有科研项目都吸收本科生参与。
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在法律、新闻、教师教育等领域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探索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等合作育人机制,积极导入社会资源,探索“创业知识+案例指导+孵化培育”模式,建立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衔接,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挥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创新创业学院。
五、强化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师发展机制
(一)完善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建立以教研室为基础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教学水平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明确教研室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培养和教学研究的责任,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基础条件建设。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激发其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引导教师更多投入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强化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构建以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发展平台,引导教师规划和实现职业发展。各学院要注重教师发展机制建设,落实教师发展措施,要以教研室为支撑,建立教授主导的梯队式中青年教师指导机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用型学科的教师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培养。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以提升师德风范、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核心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努力实现。坚持人才培养是教师的第一责任的原则,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机制,教师工作量考核从教学课时量向课程学分数转变,支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开出更多高水平课程。
(三)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健全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改进本科教学奖励制度,将教师师德、育人效果、开课工作数量和质量作为教学卓越教师奖励的主要依据。在特聘教授、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中,增设教学型教授岗位。推行教师分类管理,激发不同岗位教师教学积极性。
六、建设多维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一)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和毕业生调查等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建立评价结果促进教学能力建设的反馈机制。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探索将德育工作等育人业绩纳入专业教师考核内容,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本科教学资格挂钩。
(二)强化学生发展评价。探索考试改革,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导入学情评价,完善课程学习考核办法,将学生学习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加大平时作业、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等在学业成绩中所占比例,促进考核方式由记忆性考核向综合评价转变。
七、注重区域需求打造人才特色,优化本科专业布局
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信息以及专业评估结果,建立专业调整与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对接反馈机制。鼓励学院突出专业学科优势,增设学科基础厚实、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统筹考虑专业与学科、专业与教师队伍、专业与教学资源、专业与学生等因素的关系,重点支持特色优势专业发展,调整部分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力争学校招生专业动态控制在80个左右。凡列入国家专业认证范围的专业,要按照专业认证的标准积极加强建设,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早日通过专业认证,鼓励各学院积极参加国际专业评估。
八、组织领导与支持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迎评工作小组的作用,做好综合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加强改革任务的督促、检查、落实,确保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与高质量完成。各学院、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责任。
(二)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共同对教育教学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完善过程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学校加强督促检查,把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情况作为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投入,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校院两级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投入,优化实验室布局,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实现实验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发挥好国家、省、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力支撑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需求。
(四)实施项目化管理。学校以项目方式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任务的落实。在学校总体改革方案的框架下,各教学单位要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验条件建设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整体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各单位报送的建设方案,综合各单位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和教学改革成效,学校确定重点改革项目。充分发挥学院、教学部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学校组织对项目的检查、验收和评价,推广项目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