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文学院校友访谈录
充满对人的关照
作者胡志峰,原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1998级学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副研究员。
既然是谈和梦想、理想有关的议题,自然可以谈点乌托邦式的想法。这好像就可以让自己不时蹦出来的谬言妄语,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与开脱。做梦嘛,可以幼稚一点,幻想一点,甚至空想一点。万一实现了呢?
原本就生长在一个多出教师的家庭,自从进入了学校,就一直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即使出国也多半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打转……时至今日,逐渐确凿自己是真心乐意做助人、影响人、与人打交道的事业,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觉察也日益增多。于是,不免对于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各中滋味和内在动力,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体悟。那就试着谈谈,怎样的环境下,人的内在动力可以被激发、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一切工作的起点首先要看到“人”。有人讲,这不是废话吗?我们所在的就是人类社会,人民的大学自然什么都与人有关。然而现实中,很多工作的起点往往先瞄准人所做出的成绩,或者人所面临的问题,而忽视了人的全面性存在。一个人课题拿得多,论文发表勤,多成功的教授!管他怎么压榨学生,任他怎样对学生吆五喝六、威逼利诱!首先要看到人,多难啊!更全面地了解人的内在秉性和内在需求,哪里有直接用条条框框、标准尺度来贴标签容易直接、可操作?人的感受不必去管,只要看成绩、看产出就好。长此以往,人自然异化成为成绩的工具,没有缘由、也没有感受,只有目标和结果。这样的环境走出来的人,也就格外容易只看到经济数据、发展结果,不看过程的影响,采用简单粗暴的模式,或者不关乎人们感受。人文学科底蕴深厚的大学,对科学与艺术的用力相对平衡、对人的关照相对自然;在综合性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里,全面普及人文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远见和智慧。
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被充分尊重。我愿意把一所高校比喻成为一个自我供给和发展的生态系统,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彼此影响与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自我发现、自我负责、自我成长;一线教师从教学服务和管理岗位的老师群体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既关心学生的成长现状,也关心教师的发展与挑战,同时对教学服务和管理岗位教师也抱有信任与支持。系统中的各种角色,其关系更接近平等,学生不需要惧怕老师、好比老鼠见猫,老师不会看不起教辅老师、觉得他们没有自己那么高端,领导也不必站得高高在上、才能显示权威的样子。教师当中,有教学型选手,也有科研型选手,不必搞一刀切;学生中有特长型选手,也有全面发展型选手,允许个性化发展和多元评价;教学服务和管理的老师,同样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自己的小领域做好本职、获得工作价值感,通过推动合适的机制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在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体的独特的尊严与价值需要被看到。从小处看,学生随着对自己的探索和认知、可以对所学习专业进行选择与调整;坐轮椅上课的同学可以同样便捷地登上宿舍的台阶、进入上课的教室。也可以大处着眼,探索学校人才队伍格局的部署,与未来的学科发展有怎样的差距,在鼓励学科交叉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将不同学科的人才基于一定的多元化发展目标,进行主动地衔接和搭桥?从近处可以看在校不同院系每个阶段的学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需求;远可以调研和应对,毕业校友在毕业十年后、二十年后,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可以做如何的未雨绸缪?
当我们把“人”放在工作的中心,就可以围绕人的存在和发展进行更多地思考。在校园里走走看,人文的环境建设足够尊重人吗?考核制度出台的过程够人性化吗?老师们是用自己做人的状态在引导人吗?领导的讲话,有让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感受到,他除了有深奥的思想之外,还有亲切而真实的呈现吗?教师除了要努力、甚至拼命工作做科研之外,还有能力作为一个人过相对平衡的生活吗?当我们可以把培养人的好奇心、善于探索和思考未知世界、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享有丰富而充实的体验、过好有趣又有价值的人生,作为发展青年人的内在旨向,也许那些四级、六级、绩点、论文、课题、薪酬、项目等数字和呈现,也会纷至沓来。但当我们把聚焦的重点放在后者,这些外在的附加条件上,那么总有一天,教育的现实会冲拳回击我们!
在创建“双一流”的高校发展道路上,校园里不乏如同北京东直门地铁换乘线里的人们,急急匆匆、忙忙碌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脸上好像都写着两个大大的字:“焦虑”。听闻一位从国外引进的院士级的学术大牛,面对学院安排周末开项目研讨会的要求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周末是大家和各自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无可能提前两天开会,这样不占用家庭时间?众人惊愕,怎么人家平衡的生活,也没有影响成为国际学术大牛?!可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在追赶国际一流的道路上,师生的集体焦虑。学生们泡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老师,我忙得要死啊!四级六级、实习实践、考研出国、读硕攻博……请等下,请问你爱什么?热衷于做什么?想从事什么事业?老师,我不知道那些,和感受相关的,我都比较模糊。
怎么办?又一位顶着大脑袋壳的“理性宝宝”!
多么渴望,从学校里走出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有自己的感知,有自己的追求与兴趣,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渴求,愿意关心外部世界,也留意内在感受,充满信心地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有张扬个性的自信,又有落地有声的坚实。
很喜欢胡适的质朴文字,他在七十年前回信给青年人说,悲观是不能救国的,呐喊是不能救国的,口号标语是不能救国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他也爱引用易卜生对当时的青年朋友说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理想的好大学,理想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理应去看到人的存在与内在,姑且先从自己去影响他人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