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于会议中心302室举办“推进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厦门理工学院时尚传播中心主任赵振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明洋等6位高校专家,和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丽楠,半岛都市报社副总编辑纪新慧等5位行业专家出席会议为新闻学专业建设出谋划策。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彩云,文传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院长刘东方出席会议,会议由文传学院副院长张文彦主持。
刘彩云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达了感谢并向各位专家介绍了青岛大学的基本情况。刘彩云表示,近年来青岛大学新闻学专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获批2021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当前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新闻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升新闻学专业的建设水平是我校的使命和责任,相信在各位学者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大学的新闻学专业会越来越好。
张辉从发展历史、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招生规模等方面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学院概况。他指出,传播环境的变迁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命题,带来了新挑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离不开一批具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适应全媒体传播规律的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希望各位专家对新闻学专业把脉问诊,帮助我们提升学办学水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刘东方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向各位专家分享了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过程,及新闻学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他表示,本专业标志性成果有待加强,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提炼,学科的影响力较为欠缺,相关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不足,学生的招收及就业等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希望能通过本次交流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专业建设工作。
新闻系主任姜昕从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特色及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对新闻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她表示,青岛大学是省内第一家招生新闻学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经过较长时间发展新闻学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姜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指出了当前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示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建议与指导。
来自高校的专家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厦门理工学院时尚传播中心主任赵振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明洋,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志国,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原传播学专业负责人高欣峰,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晓翠,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新闻与传播硕士点负责人于淼围绕新闻学专业建设先后发言。
“新闻学是社会现实的第一反应。”于学生,赵振祥表示要加大具有国际化视野、媒体传播策划意识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打好文史类知识底子;于教师,应善于借力工科、校外行业和本学院的力量,多参加学术会议,扩大学科影响力。刘明洋谈到,学科建设要以学生为主,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提升本专业影响力,让新闻学“长胖”、“长高”;刘志国就专业特色和实践两方面指出了新闻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要保持人才培养的初心;高欣峰对其所在院校的新闻专业特色进行了阐述,并分享了“微专业”建设的想法;孙晓翠着重强调了人才培养和学科自信,提出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于淼阐述了其在学院结构优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表示学科创新、融合是新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行业专家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丽楠,半岛都市报社副总编辑纪新慧,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副总编辑、视频动漫中心主任孙成富,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率、交通频率副总监宋利军,青岛喜马致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乐分别从业界实践的角度对新闻学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韩丽楠强调:“内容是传播的源头。”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打牢学生文学、文字功底,培养学生好奇心,开放面对时代的变化;纪新慧围绕当前新闻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阐述,指出学生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孙成富从理论、实务和创新三个方面指出了媒体对新闻学教师、学生提出的要求;宋利军结合所在单位情况和自身经历分析了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强化联合培养,和各级媒体进行合作交流;董乐指出,应该让学生提前进入媒体了解,体会试错、纠错的过程,学生应明晰自身定位,成为有担当、有韧性的新闻人才。
青岛大学文传学院影视系主任李艳英简要介绍了影视系学科状况,并表示会向新闻学的专业建设借鉴学习,根据各方建议,继续加强学生素质培养。
本次研讨会,为学院今后新闻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促进了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堪当时代大任的高素质新闻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