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夏季学期高端讲座 | 高存玲《传媒转型下的新闻人才成长》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7-01
  • 点击量:

    6月29日上午,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存玲于博文楼403教室举办《传媒转型下的新闻人才成长》学术讲座,2021级新闻专业学生参与本次讲座。讲座主要内容围绕当下传媒转型媒体从业基本情况展开。

    高存玲指出,当前传媒转型的技术向着智能化、移动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并分享了几位学者对媒介技术的看法。高存玲谈到,新旧媒介的交替并不是突发性的,并举了纸张出现之后并没有马上取代竹简的例子进行说明。

    新媒介技术下,传播的理念、渠道、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迁。高存玲通过人民日报《我的军装照》传播的成功案例,说明了这种变迁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提出的要求,并指出媒体转型的现实要求为壮大主流舆论场和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

    针对网络上张雪峰老师对新闻专业的论断,高存玲抛出疑问:那么,报考新闻学要被“打晕”吗?他结合自身经历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高存玲曾写过一篇报道《盲童妈妈想为孩子凑希望》,因为当时青岛没有专门的对盲童孩子家长进行培训的机构,文中这位母亲就向北京一家培训组织申请帮助,但其需要有一定的人数才能到当地进行培训,于是,他就为其写了这样一篇报道,并附上了这位母亲的联系方式,这样,青岛众多盲童母亲得以聚在一起接受专业人士对盲童家长的培训。时隔几年,当年的盲童母亲重新联系到高存玲,说到她的孩子已经顺利上到小学二年级,并对他表示了深切感谢,“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感到十分温暖的。”高存玲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新闻宣传工作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他还就媒体人的离职潮、专业毕业学生去向的转变对当前新闻行业进行了举例分析。

    “媒体这个平台能让年轻人清晰地洞察世界。”高存玲谈到,传播的时代已然到来,眼下的新闻学子除了眼里有光,胸中有墨,心中有爱,更要手里有活。要利用好各种实习机会,成为“专”家;广泛学习各种知识,成为“杂”家;阅读理论性书籍,形成自身看待世界的“架构”。讲座最后,高存玲鼓励新闻学子们:“未来已来,未来可期。”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1066   邮箱:qdwcxydzb@126.com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