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青岛大学海选工作进行完毕,前往济南赛区参赛的3名选手已经选出。
海选比赛的笔试于10月12日晚6:30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博文楼五楼会议室和404、405教室,以及金家岭校区2号教学楼等4个考场同时举行。

参加本次笔试的共有来16个学院的163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参赛单位是:文学院、医学部、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哲学与历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师范学院、法学院、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外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护理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笔试题共300道,五种题型,涉及古典诗词的方方面面,足以考察出同学们的诗词文化水平。
笔试时间自晚上6:30开始,至8:00结束。考试结束以后,窦秀艳副院长亲自组织老师和部分学生阅卷,最终共有19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入围面试,他们分别是:高宇庭、万人杰、郑婷育、姜艺、王欣旸、赵一杨、张文宇、孙爽、洪婧、齐梓璇、李凡、周学斌、邓旭东、荣庆毅、刘晨、石晓蓉、王晓璐、张梦洁和吴明龙。
接下来的面试于10月13日下午1:30在浮山校区博文楼五楼会议室举行。文学院选派从事国学研究的王术臻老师、周潇老师、王海燕老师和房振三老师担任专家评委。面试内容分为诗词朗诵和诗词理解两部分,目的是综合考察选手的诗词朗读水平及现场应对能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潇老师,王海燕老师,王术臻老师,房振三老师)
选手们各自朗诵了随机抽取的古典诗词作品,朗读声情并茂,阐发细致深刻,尽情展现了中华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其中1号选手高宇庭细细品读了一首《春江花月夜》,他从诗中描绘的春夜江边的静谧景色,联想到明月大江无穷无尽,引发了对人生短暂易逝、人事更迭的感慨。

(高宇庭)
10号选手王欣旸用动人的声调朗诵了秦观的《鹊桥仙》,认为该诗所表现的牛郎织女的爱情不被时空阻碍,不因人间和天上的距离而消磨等内容,是作者对那种互为知己、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向往。7号选手万人杰朗诵了陆游的《关山月》,她用丰富的文学知识阐述了对该诗的理解:全诗苍茫悲怆,表达了对北地沦陷的怅然和七尺男儿报国无门的痛苦。
(左:王欣旸 右:万人杰)
比赛过程中,评委老师们对每个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与选手作交流,王海燕、房振三、周潇三位评委还亲自为选手示范朗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有6名选手脱颖而出,分获三等奖:
一等奖:高宇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研究生)
二等奖:王欣旸(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
万人杰(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三等奖:洪 婧(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
姜 艺(哲学与历史学院2017级本科生)
张文宇(哲学与历史学院2017级本科生)
(从左至右依次为:张文宇,姜艺,高宇庭,王欣旸,洪婧,万人杰)
其中,成绩尤其突出的高宇庭、王欣旸、万人杰三名同学将代表青岛大学赴济南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山东海选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