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

  • 作者:高存玲
  • 发布时间:2019-11-25
  • 点击量:

2019年11月16日上午,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文楼521会议室召开“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业界专家代表和我院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新闻系、影视系和广告系负责人向与会业界专家代表通报了各系办学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参会业界代表结合业界实践前沿对我院实践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我院师生代表结合自身教学或学习中的问题同业界专家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整场研讨会持续近两个半小时。

13C14

会议由赵星耀副院长主持。他指出,我院各专业均要求学生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传播科技不断变化、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实践教学,需要新闻传播教育界和业界保持充分交流,进而建立融通合作的长效机制。他希望各位业界专家能够指出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院凝练实践教学新思路,最好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多参与学院的教学活动,从而力促优质的业界资源渗透到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600DD

新闻系主任姜昕首先着重向与会师生和业界专家分享了她赴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学习为中心”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活动的体会。她非常认同西交利物浦大学所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认为教师功能应该由单向度的、以知识传授为旨归的“教”,转变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教”与支持学生成长的“育”相融合的引领与赋能,大学应以培养具备完善人格与公共关怀、能够持续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与挑战的优秀公民为目标。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教师勇于更新观念与知识结构,与学生充分交流,以“学习者”的姿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始终引领学生前行,追求共同进步;同时,更需要学校塑造鼓励教师全心全意全情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提供以教学为中心的强大技术与服务支持,以及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精密制度设计。姜昕发现青岛大学和自己所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很多教师在教学热情、理念和能力上并不弱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同行,她希望这些优秀教师能够获得更多认可与支持。

57EA1

随后,姜昕和广告系、影视系负责老师分别向参会业界专家代表介绍了各系实践教学开展的情况。姜昕指出,新闻系目前在课程设置、校内实践、产学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希望媒体单位在校内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校外媒体实训教学等联合育人项目中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媒体实践,提升产学研一体化育人实效。

广告系负责老师刘艳秋介绍了广告系办学历程、办学情况及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着重分享了广告系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50074

影视系负责人何蝌老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影视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现状与问题等情况,就影视系教学所面临的硬件环境方面的短板与各位业界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

54A1F

参加会议的业界专家对我院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工作情怀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我院紧密结合业界需求开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卓有成效,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各位专家结合业界实践情况及自身学习工作经历对我院实践教学提出建议。

420ED

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丽楠分享了自己的媒体从业经验,认为在融合媒体时代媒体策划、媒体创意、媒体设计等已经成为基础性技能。她希望学院教师应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学生们能够学会与遗憾相处,学会享受寂寞和孤独,学会接受和忍受委屈。

3C242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江瑾向分享了其在新闻生产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并结合自己求学及工作经历,希望学生们应该站在未来看现在,从自己十年后的社会位置出发来确定当前需要的技能及努力的方向。

48126

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事业部总经理郭蕊菡围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落地、对新概念的引进、对新工具的认知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我院实践创新教学提出建议。

3F751

上海天漪网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慧结合自己的招聘经历对我院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建议,并从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责任感等方面对参会学生提出要求。

47815

爱青岛人事部经理张珊珊结合我院学生在爱青岛实习情况分析了同学们在实践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A875

徐照东、范兴昕、曲鲁宁、秦海英、刘斌、马克秀、高存玲等参会教师也都围绕自身教学情况发表了意见,与参会业界专家和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44DAE

4B72D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同学们围绕学业导师制的落实、赴媒体交流参观的机会、理论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校外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话题向与会业界专家和学院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在业界专家和学院老师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49742

41144

(文:高存玲,摄影:范兴昕)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1066   邮箱:qdwcxydzb@126.com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