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青岛市第十六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教师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青岛市高中语文教研中心组研究员、青岛市普通高中同步练习教辅材料副主编张宇顺老师,受邀来到青岛大学,在博文楼五楼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以“不会写8的孩子——新教师的成长故事”为题开启了青岛大学“青岛名师名校长系列讲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一讲。学校教务处、师范教育中心、我院部分领导老师和2018级师范二班全体同学本次讲座。本场讲座是青岛大学该系列讲座的第二讲,由文传学院杨宝春老师主持。

会议开始之前,张宇顺老师首先做了简要的自我介绍——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师哥”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台下师范生的距离,随后讲座正式开始。

张宇顺老师以一个与报告同题的视频作为导入,讲述了以自己为原型改编的感人故事——主人公在小学时由于不会写“8”一度被认为是智力水平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但在母亲和新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成绩突飞猛进。长大后也成为老师的主人公,在其任教生涯中同样鼓励了一位自卑的女生获得写作比赛的一等奖。张宇顺老师以视频中的故事引出了他的四个教育观点,随后用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进行总结。

张宇顺老师还谈到其大学时期的支教经历,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事例讲述着支教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与困难,体现出在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时的乐观态度。但就是如此乐观坚强的老师在谈到支教结束,为学生上最后一节课的情景时,也难忍心中情感不禁潸然泪下。在结束支教生活两年以后,张宇顺老师自费回到了那个偏僻的县城,见到了条件改善的校园,也重新见到了那些长大的学生。
讲座最后,现场多位学生就讲座内容向张宇顺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张宇顺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