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正文

2020年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招生情况简介

  • 作者:刘雅菁
  • 发布时间:2019-10-12
  • 点击量:

一、学院概况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6年成立,是一个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年轻学院。我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影视系3个教学系,其中,新闻专业创办于1994年,为山东省内最早的新闻学本科教学点之一;广告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是山东省首个广告专业;影视系于2009年建立。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与教学科研队伍。其中专任教师39人,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并聘请多位知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业界导师。

二、硕士培养

我院现拥有新闻与传播专业(分设新闻传播和文化与创意传播两个方向)和广播电视专业(分设电视艺术与技术与影视编导与创作研究)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10月首次启动招生,目前已招收三届研究生,2019届研究生已全部毕业并获取硕士学位。

我院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积极响应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实践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国情,依托青岛大学跨学科门类的资源优势,秉持“知行合一、学体术用、融合贯通”的育人理念,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具备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实施由校内专职导师与业界兼职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全程,校外导师承担和参与实践性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项目研究、论文写作、创作作品等多环节指导。注重课程建设,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模拟演练、工作坊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导师7名、兼职导师12名,导师团队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及青年项目3项、省部级与厅局级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CSSCI收录期刊等重要期刊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实践教学资源丰富,以“高效协同、专业一流、布局合理、交叉融合”为核心原则,精心遴选20余家主流媒体及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新媒体或广告公司共建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覆盖中央、省、市三级。目前,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去向有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社、工人日报社、人民政协报社、中国新闻社、爱奇艺、腾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深度传媒有限公司、中影集团、完美世界等。此外,我院也在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已有多名学生赴国外留学。

三、导师介绍

(一)广播电视专业

邱秉常,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山东省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影视与动画教学与研究。已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参与拍摄和创作数字电影、纪录片10部,指导学生创作的微电影、纪录片、动画片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李艳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影视系主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遇见青岛》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与传播、动画创作与理论等。201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周星先生、严三九先生;2008年11月至12月,文化部“2008国家原创动漫高级研修班(动画剧作方向)”进修;2014年至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培养博士后,师从廖祥忠先生、吉保邦先生。主持项目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VR影视综合实验室》、山东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山东动画产业在“VR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山东省社科联“调研山东”项目《齐鲁文化资源与山东影视动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电视动画片喜剧性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 发表或参与著作编撰4部,创作《崂山神话故事与传说》、《嫁枣》等剧本,拍摄微电影《歧途》。


王丽馨,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硕士学位 。现任青岛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媒体艺术和手绘插画。代表性学术成果有,专著:《展开创意的翅膀---平面设计典型实例解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青岛老城记忆》(人民出版社,2016年)。发表《东西古典建筑花窗之比较》、《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儿童绘本创作要素探析》等多篇论文,主持多项省部级、市级社科项目。专著《青岛老城记忆》获青岛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要绘画作品及获奖情况包括:《归去来兮》;《形而上》,全国艺术硕士画展优秀奖;《游走的城市积木》青岛市中青年画展。

孙琳,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影视系党支部书记,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青岛大学齐风吟诵学社负责人、青岛电视台吟诵节目点评专家,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主讲《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电视栏目分析》、《电视采访》、《普通话语音训练与表达》、《电视纪实艺术》等课程。获得多项省级奖励,被中华经典吟诵大会授予“吟诵传习人”等。

董茜,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博士,2012年9月起至今于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系任教,兼任青岛电视台总编室文案推选、节目评审工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部编导工作,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电影学客座讲师,《读者欣赏•艺上》杂志电影版专栏编辑;2015年获青岛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等赛事并多次获奖。科研领域:主要对于中国电影早期历史理论及现状研究、影视文化产业开发、当代影视理论及创作等方面进行研究。2013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分析》;2014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课题《产业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剧作研究》;主持2017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湾三城”空间战略规划下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参与出版《中国电影历史图志(1896-2015)》等多部著作。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传播方向

张文彦,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青岛大学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起草人,《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主研人。社会兼职有: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阅读政策与推广传播,当代出版史。

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大学和中南传媒出版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年度重点课题、青岛市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选题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子课题《中国出版文化软实力》负责人,已结项。其他社会实践项目有青岛市2016、2017全民阅读调查,2017、2018青岛全民阅读推广人培训,深圳读书月领读者报告等。

赵星耀,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并在城市广播电视台担任领导多年。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媒经营管理和广电改革,独著或参与编写著作6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承担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主讲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核心课程《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媒介经营管理》,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姜昕,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系主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负责人。社会兼职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理事。

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科学传播、新媒体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市厅及横向课题项目10余项,发表重要学术期刊论文10余篇,合著或参与编写专著与教材5部。

主讲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核心课程《新媒体研究》和《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以及《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等多门新闻学本科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成绩突出,多次获得教学奖励。

(三)新闻与传播专业——文化与创意传播方向

孙顺华,女,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198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外广告史、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乡村文化传播等。出版《中华文化与传播》(新华出版社2003)、《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古今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中国出版家——陈翰伯》(人民出版社2018)等4部专著。主编《中国广告史(国家规划教材)》《中外广告史》《传播与公关》等3部教材。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华读书报》等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被专业研究动态作年度重要论文介绍,学术影响较大。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4项。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接近基层社会。

陈谦,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类”委员,华夏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岛紫文管理咨询公司顾问。

学术研究涉及传播理论、广告理论、政治传播、传播史、出版史等领域,长于多视角、跨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60篇,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多项。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青岛市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其余市、厅级科研奖励多项。

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广告学概论》《传播学专题研究》《广告法与商标法》《社会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广告理论与实务》(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研究生)等课程。

耿志宏,女,1970年生于青岛,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导,高级工艺美术师,院会展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会展展示设计人员”培训考评专家,华夏文化促进会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青岛会展经济研究会、青岛市流行色协会等专家委员,台湾基隆市文化局展演艺术咨询委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导师。

1992年从事会展与广告设计,2002年至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完成山东省人民政府重大会展项目逾百项,如在香港和韩国举办的山东对外贸易洽谈会、青交会、改革开放20年利用外资成果展山东馆设计装修等重要会展、广告设计任务;数家机构的品牌形象设计与营销传播策略;作品在国际设计大赛中入选和获奖;担任多届金犊奖筹备委员,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设计大赛评委等。

主要研究视觉文化传播,包括: 品牌、文创、会展设计与传播、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等。分别在《新闻界》、《编辑之友》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如《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等3部。负责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委文化调研课题1项、省社科项目4项,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4项,青岛市社科项目5项,青岛大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2项;2018年获山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早探索案例教学和项目进课堂,也是青岛大学最早使用多媒体技术和微课教学的教师之一,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


董彬,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告系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系,曾任职于北京电通、北京国安等广告公司,主要从事新媒体创意传播、广告创意传播等方向的研究。主要承担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心理学、经典广告作品赏析、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中国石油、东方航空、中国长城总公司等多家公司做过产品及品牌的创意策划。

在《国际广告》《国际品牌观察》《新闻大学》《新闻界》等杂志发表《国家名片调研报告》《张瑞敏营销思想发展轨迹》《崂山可乐营销策略的调查思考》《广告创作的个性化探索》等多篇文章,出版专著《中日广告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主持承担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创作的个性化探索》、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韩自贸背景下青岛与韩国城市文化的交融性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齐鲁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传播构建》等课题,并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形象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等多个课题。

联系电话:85950565

联系人:刘老师

相关政策请登录青岛大学研招网查看

(http://grad.qdu.edu.cn/index.do?groupId=2)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1066   邮箱:qdwcxydzb@126.com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