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钊老师讲授的《西方诗学》是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三个学科同时必修的一门理论课程,为克服学生对理论书籍缺乏兴趣、不愿阅读理论文本的问题,周老师创新教学模式,申请课程公众号“青大文论美学驿站”,周思钊老师对研究生的讨论课做出整体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以文本研读为核心开展研讨式教学。并结合自媒体平台,强化课堂内外联动,精准布置文本细读任务,引发探究理论思辨深度。具体开展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申请课程公众号“青大文论美学驿站”,要求选课学生关注课程公众号,公众号发布内容有三点:(1)梳理和记录随堂讲演和讨论的要点,方便学生温故而知新;(2)发表学生自己 就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的思考文字,相互交流,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档,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3)发表文论、美学前沿论文和话题,供学生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拓展学生了解面。
第二,精准分配文本细读任务。精选西方诗学10大文本,每周要求学生精读文本150页。过多,担心学生吃不消,形成畏难情绪;过少,担心阅读量不够。
第三,建立课程微信群,要求学生每周提交本周读书笔记,监督学生有效阅读。要求学生提前一天(周四上课, 周二晚上睡觉前在课程群里提交)将读书笔记整理,拍照发到课程微信群,供所有人员观看、浏览和提建议,提前形成问题,让课堂与课外形成有效联动,保证课堂开展有质量的学术讨论。
第四,分配好课堂任务,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学术讲演与讨论。以柏拉图《理想国》为例,分配任务是王开慧—第一章;张梦爽—第二章;王珊—第三章;陈晓宇—第四章;王梦—第五章;刘立娟—第六章;方慧—第七章;徐妞—第八章。主讲学生需要围绕三个层面讲述清楚:第一,综述本章的核心论点和思想(what);第二,详细论述作者如何论证自己的论点,如何展开自己的论述的(how)。第三,评价与感悟,作者的观点好不好,论述得好不好,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等等。作为主讲人,讲述完之后,其他同学可以对该章内容展开研讨,比如主讲人漏掉了什么关键点,或有趣的细节;比如该章的论点好不好,比如主讲人的评价合不合理,等等。关于讲课方式:大家可以做课件,到时候分享屏幕;也可以做简单的思维导图或笔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当学生们的讨论无法进行时,教师出面给予一个客观的解答。
第五,做课堂整理记录,将课堂思辨流程记录下,经教师审核后,发表在课程公众号“青大文论美学驿站”上,供学生温习。
已经在“青大文论美学驿站”公众号发表的两篇课堂记录:
《大希庇阿斯篇》随堂研读(上)
https://mp.weixin.qq.com/s/O0QrujMJTLCUyr7Bmolm4w
《大希庇阿斯篇》随堂研读(下)
https://mp.weixin.qq.com/s/Z1cKM5Z8hNrpjFD9K_RBzg